青少年情绪障碍和教育之殇:病理思考篇(情绪

摘 要

  人的情绪功能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它有两种模式:理性主导的长通路情绪反应模式;原始冲动主导的短通路情绪反应模式。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理性的情绪反应严重受

人的情绪功能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它有两种模式:理性主导的长通路情绪反应模式;原始冲动主导的短通路情绪反应模式。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理性的情绪反应严重受损,而原始冲动主导的情绪反应日趋强烈,这既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又造成精神痛苦。

一、人的神经系统组成

人是智慧生物,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使得人能够凭借智力而不是体格战胜各种挑战,站在生物界进化的金字塔顶。

以下是我绘制的人的神经系统示意图。



图1:人的神经系统构成简图(笔者手绘)

据调查,人体处于活跃状态的神经元有140-160亿个,其中100亿以上神经元神经元富集在大脑中,其次在脊髓中,因此,大脑和脊髓又称为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神经系统又分为大脑中枢系统和大脑边缘系统。

大脑中枢系统即我们俗称的大脑皮层,学名叫端脑,覆盖在大脑边缘系统的顶部。它主导语言、逻辑、记忆、空间想象等高级认知功能和理性的情绪控制(通过端脑额前页),是人的智慧中枢。

大脑边缘系统包括脑干(连接脊髓)、间脑(情绪处理、感知觉信号处理、短时记忆等)、小脑(运动、感知觉信号处理)等,主要从事神经信号的输入、处级处理和传递。

以下是大脑结构示意图。



图2:大脑结构示意图(摘自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大脑的奥秘》书籍)

周围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人全身的组织、器官连接在一起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因为盘根错节像一根植物,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又被称为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黏稠,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由脑干的某些核团及脊髓骶段的灰质中间外侧柱发出节前神经元,混合于脑神经(主要为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或脊神经中行走,到达器官内或器官旁,与副交感神经节中的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随后节后神经元分布于内脏器官、平滑肌和腺体,并调节其功能活动。

使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数量庞大的神经元有序工作的,除了盘根错节的神经元网络,还有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递质。现在科学研究在人体发现30多种神经递质。

这些神经递质使人的神经系统得以体现人的生存意志和欲望,实现趋利避害、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等所需要的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和平衡。

二、两种情绪反应机制

间脑属于人类大脑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间脑的下丘脑上有两个部位分别叫做海马体和杏仁核,它们主导人的情绪反应。

个人经历并感受到的每一个外部过程,都会被作为记忆保存下来。这些外部过程被保存为“事件”和“情绪”。

海马体可以说是记忆的制造工厂,负责记录这些体验过程的事件,包括细节。接受的外部信息作为短时记忆暂时保存在海马体。在夜晚的深睡眠期间,海马体负责将外部输入的信息按照需要进行分类,不需要的信息被排除,将需要的信息挑选出来传递给大脑皮层保存下来。

杏仁核可以认为是关于情绪记忆的神经团,负责记忆这些过程的情绪。杏仁核有判断外界输入信息的机能,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出信息是危险还是安全。判断之后会及时地作出情绪或者身体的反应。判断是安全的信息就可以放松下来,如果有危险信息就要作出对抗或者逃走的反应,这是人类生存必须依靠的机能。

关于情绪反应的产生机制,有人研究认为存在两条反射通路。

一种是长通路情绪反应,神经传导路径为:刺激—〉丘脑—〉扣带回—〉大脑各区域相应皮质。

一种是短通路情绪反应,神经传导路径为:刺激—〉丘脑—〉杏仁核。

长通路的刺激信息经过皮质的精细加工,利于对情绪的控制和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这是一种“讲道理”的情绪反应。

短通路的刺激信息未经皮质的精细加工,速度更快,保证对恐惧刺激作出迅速反应,这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十分重要。这是一种“不讲道理”的情绪反应。

由此可见,情绪中枢下丘脑中杏仁核的主要功能为产生和传入大脑新皮质的各种外界信息相适应的情绪。



图3:人的情绪反应模式简图(笔者手绘)

在长通路情绪反应模式中,大脑中枢系统的额前叶主导了对情绪的调节,而杏仁核中的“GABA(伽马-氨基丁酸)能”组织在额前叶的协调下,具体参与了对焦虑、恐慌、纵欲冲动等原始情绪的调节和约束。这代表了理性对复杂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三、青少年情绪功能的成熟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情绪功能的成熟与智力水平的成熟,都是标志着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情绪功能的成熟,包括:

1、从婴幼儿阶段直接、剧烈、无理性的原始情绪,逐步过渡到受到理性和经验调节、更加温和、理性、克制、可预测的复杂情绪;

2、复杂情绪兼顾了个人生理上的本能需要(荣格:个体无意识)和适应集体和环境的本能需要(荣格:集体无意识),减低了人与社会的摩擦成本,促进了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合作、共赢,是一种更加体现了长期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情绪反应模式。

3、伴随着情绪功能的成熟,表现出理性、温和、有教养的人格特征。

4、有较强的自尊、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欲望,并以此来激励和约束自我。

这种成熟的情绪功能是社会、家庭对一个成年人情绪、行为的要求,并以法律、社会道德规范的形式予以约束和强化。

伴随着青少年情绪功能的成熟,长通路情绪反应模式更为常见。

四、青少年情绪功能的下滑与崩溃

在青少年障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趋于成熟、稳定的情绪功能出现猝不及防的大滑坡和大动荡,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负担、精神痛苦。

我粗略总结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几个特征,包括:

1、由于对压力和刺激的耐受能力急剧下降,对人生道路产生迷茫,甚至放弃自我成长和适应社会的努力;

2、情绪波动频繁而缺乏理性,情绪反应异常强烈,行为模式不可预测、不可控;

3、出现不可遏制的不安、恐慌和幻想、妄想、强迫性思维等精神症状。

4、出现纵欲、退行和幼稚化(渴望家庭庇佑,增加家庭依恋)倾向。

在这个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长通路情绪反应的崩盘和短通路情绪反应的恣肆是非常明显的特征,我将在下一篇文章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培训教材》

《大脑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情绪心理学》 ,张耀翔 著,哈尔滨出版社

《医脉通精神科》公众号

《大话精神》公众号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